党员王春华:帮助他人自己能收获快乐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冰洁
开栏语:
七月,是红色的季节,是信仰的礼赞。当岁月的长河奔涌向前,总有一群人以热血为舟,以忠诚为帆,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争先。他们隐于市井,却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他们直面挑战,用无畏与担当守护家国安宁。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曲激昂的赞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本报特别推出《身边的党员力量》栏目,带您走进这些优秀党员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初心故事,感受信仰的磅礴力量。
和平年代,作为一名党员,虽难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件小事都藏着使命的重量。
就像王春华,从带着一点“私心”尝试志愿服务,到全身心投入其中收获纯粹的快乐,她始终相信:怀揣真心把志愿服务做到实处,就是在践行党的宗旨。
从岗位到敬老院,把“帮人”过成日子
王春华1993年参加工作,已从事银行业30多年。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王春华从岳阳县调到岳阳楼区金鹗路的中国工商银行岳阳分行工作。
作为党员,她始终记得入党时的初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基本,而要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她认为还不够,“自己必须为社会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帮助你,是我愿意,不是图你的回报,你不用谢我,要真谢我,如果下次我有需要你的时候,你拉我一把。”经常阅读《读者》的她,一次看到这句话,深受触动。这是爱的循环,是她期待的人生观。
有了方向指引,她迅速找到了生活中的落脚点。刚好在网上看到岳阳某志愿者协会招募志愿者,她就主动加入了。于是,她的节假日基本上都在做志愿活动,上班志愿两不误。
该协会以敬老为主要服务项目。王春华和志愿者每次去敬老院,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或者有什么老人用得上的东西都会随手带上,一如平常随便去看望父母。
有了志愿者,敬老院里氛围活跃,老人们像群可爱的孩子般兴奋,释放他们的愉悦。王春华习惯蹲在老人身旁,与其聊天,令他们有种儿孙绕膝的幸福感。
拿证又上岗,练就急救本领帮助更多人
“给予他人帮助越多,感觉产生的多巴胺越多。”王春华在志愿者路上越做越开心。
她想拥有更多的技能,在更大层面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她参加岳阳市红十字会组织的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并于2018年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2020年加入岳阳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协会;2022年7月通过严格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考核,获得“救护师资证书”,成为一名应急救护师。
自2018年来,王春华的节假日时间差不多全投入到红十字会救护的应急保障中。一到节假日,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景区、火车站、巴陵广场、南湖广场、汴河街等地,特别是岳阳楼景区几乎都有她和志愿者的身影。
她和志愿者处理游客高温中暑、小朋友磕磕碰碰、蚊虫叮咬等小问题,大伤口做应急医疗保障,开展院前急救,并及时联系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筑起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不问报酬问初心,这条路她要走到底
与此同时,王春华和红十字会志愿者们还走进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地,现场教学应急救护等知识,向社会推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提升公众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能力。夏季来了,她和志愿者实操教学防溺水知识以及溺水如何施救,并同时纠正传统错误方法。
一路走来,志愿的路上她收获了很多快乐。现在,她也常在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班授课。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一有空她总记挂着志愿活动。
好多熟人曾问她,像她这样常年做志愿活动是否有工资或者其他报酬?当得知零报酬答案后,有些人不理解,“人家加班工作,还会给加班工资,你在这里做志愿者,又没有工资,还做得这么带劲,图什么?”甚至偶尔有不和谐之音。她不在意别人对无报酬做志愿的不理解或者质疑,她本来只因帮助他人自己能收获快乐,图的是情怀、内心快乐及踏实做事,并非为了得到什么。
一名党员,从爱心志愿者到“生命守护者”,王春华为了践行一名党员的使命,多年来一直走在无偿为人民服务的路上。她说,这条路越走越开心,将一直走下去。
如今,她用微光传递岳阳的温暖,给身边的人送去踏实与温情,这便是一名党员最实在的坚守,也是她向党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