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 凉方应对

游客在天山海世界网红沙滩拍照打卡(7月15日摄)。 记者 鲍淑玲 摄

孩子们在宁夏农旅产业园戏水(6月17日摄)。 记者 鲍淑玲 摄

中山公园摩天轮让市民观景消暑(7月8日摄)。 记者 李靖 摄

银川的湖泊与湿地为市民提供避暑好去处(7月8日摄)。记者 李靖 摄
各景区开启“白+黑”全时段服务模式,游客既可以避暑,又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文旅项目;金山西瓜享受到“量身定制”灌溉方案和科学的供水计划,品质更优产量更高;外卖骑手的“微心愿”变为现实,他们可以坐在装有空调的工会驿站里感受清凉时刻……炎炎夏日,我市推出“清凉服务”,以“凉”方应对高温“烤”验。
避暑降温 景区纷纷出新招
盛夏时节,银川文旅市场凭借多元清凉业态持续“升温”。从夜游光影到山野避暑,从文化沉浸到烟火市集,各大景区与文旅项目以“清凉”为钥,解锁“白+黑”全时段服务模式,让游客在炎炎夏日里尽享舒适与欢乐,更以贴心服务与创新体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避暑经济答卷。
面对夏日昼长夜短的特点,银川文旅景点纷纷延长运营时间,以“白+黑”模式打破时空限制。镇北堡西部影城开启夜游模式,白天游客可探秘《大话西游》等经典影片取景地,夜晚则以光影重塑影视场景,让景区魅力在昼夜交替中持续释放。兰一生态园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1时,从团建协作、毕业礼仪式,到星空露营、夜游乐园,清凉体验从午后延续至深夜。宁夏农旅产业园的“千灯之夜”从16时30分持续至22时,游客既能在奇幻雨林中躲避热浪,也能在夜幕下看杂技、玩互动,感受“日夜皆精彩”的欢乐。
全时段服务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更通过昼夜场景的差异化设计,让同一目的地衍生出双重体验,极大提升了文旅资源的利用效率。
银川的避暑玩法并不局限于“物理降温”,而是更注重将清凉体验与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深度绑定。贺兰山脚下的兰一生态园,依托山间清凉气候与自然环境,将泼水节、非遗研学等活动融入绿意之中,让游客在戏水欢笑间触摸文化脉络。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升级2.0版本,用7小时不间断的实景演艺串联起丝路历史,游客在晚风里看驼队穿梭、听古乐悠扬,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在沉浸式体验中忘却暑热。
阅海湖畔的“夜色民谣夜”与览山公园的“电音民谣狂欢夜”,则以“自然+音乐”的组合模式打动人心。阵阵晚风伴着吉他浅唱,罗马式看台映着霓虹闪烁,游客或席地而坐,或随节奏摇摆,清凉不仅来自体感,更源于心灵的放松。“以景载文、以文传情”的模式,让避暑游有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炎炎夏日,银川文旅以创新的思路、多元的业态、暖心的服务,将“热浪”转化为“热度”,让“清凉经济”持续升温。从白昼到星夜,从自然之景到人文之韵,这里的每一处体验都在诉说着避暑游不止于“躲热”,更在于在舒适与欢乐中发现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抗旱有方 科学调度保灌溉
今年以来,全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大风天气偏多,导致部分作物受旱。全区水利系统闻“旱”而动、多措并举,通过精准研判、优化配置、科学调度,全力筑牢农田保灌防线,确保“天干田不干”,为农作物送去“解渴水”。
眼下,唐徕渠灌区已顺利完成玉米头水灌溉,夏秋灌第一轮高峰期平稳度过。面对作物种植分散、南北生长周期不一,以及高耗水作物集中、需水叠加、高温少雨等多重挑战,宁夏回族自治区唐徕渠管理处(以下简称“唐徕渠管理处”)通过制定轮灌方案、精准引水调水等举措,高效保障灌区用水需求。
“玉米叶片卷曲发黄,便是需水临界期的信号;水稻株间若见田面开裂,则需优先保障水层。”唐徕渠管理处灌溉管理科负责人介绍,水利工作者穿梭在农田里,用看叶色、查墒情、定顺序的土办法,精准掌握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和作物种植结构、作物需水规律、灌溉定额等基础数据,制定出覆盖全灌区的详细轮灌配水方案。
唐徕渠管理处结合气象部门中长期天气预报,运用灌溉定额计算法,将水权水量按照灌水次数、灌溉天数进行分配,动态调整干渠引水计划。同时,始终将“不断流”作为底线任务,充分利用好汪家庄水库和灌区内23座蓄水池,全力应对用水困境。
在贺兰县洪广镇金鑫村,金山西瓜又迎来了丰收季。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卧在田间,外皮光滑、瓜瓤清甜,瓜农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保障金山西瓜生长期间的灌溉需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干渠管理处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密切关注西瓜生长期需水情况和土壤墒情测量数据,为金山西瓜“量身定制”灌溉方案和科学的供水计划,动态优化用水调度,确保西瓜在萌芽期、伸蔓期、膨瓜期等关键节点都能“喝”饱水。
昼夜温差大和沙质土壤是金鑫村种植西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科学灌溉和水质保障更是关键条件,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干渠管理处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滴灌技术,让水直达作物根部,精准控制水量,减少蒸发渗漏,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又保证了西瓜生长的水分需求。
我区各级水利部门将持续做好墒情监测,动态调整轮灌方案,强化与地方水务部门、农民用水协会联动,通过严格管控中游用水、加速末梢灌溉,分级错峰轮灌,有效削峰填谷,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灌溉有序推进。
打造驿站 外卖骑手享清凉
“以后大家送单回来就可以喝到冰水了。”7月17日,看着眼前大容量的冰柜,饿了么站点的外卖调度员丁国梅既惊喜又意外。她没想到,自己在一周前写下的“微心愿”真的实现了。
7月10日,兴庆区银古路街道丽水社区联合工会以“盛夏七月·暖‘新’同行”为主题举办了“送清凉,致敬高温下的守护”系列活动,为外卖骑手和环卫工人送上矿泉水、酸梅汤、西瓜等消暑之物,还设置了暖“新”心愿墙。“天气太热了,希望能有一个透气的冰袖。”“送外卖时间长,要是能有一个续航久的充电宝就好了。”“能不能提供一个冰柜,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水和吃的放到冰柜里了。”……外卖骑手和环卫工人纷纷在心愿墙上写下“微心愿”,丁国梅也是其中之一。她的“微心愿”被筷上瘾纯汤牛肉面馆领取,一个冰柜很快就被送到了饿了么站点。
事实上,筷上瘾纯汤牛肉面馆也是兴庆区工会的“暖心微驿站”站点。这个夏天,该站点为外卖骑手送去的“清凉”不仅仅是一个冰柜。不久前,筷上瘾纯汤牛肉面馆和同为银古路街道辖区“暖心微驿站”的普济堂大药房为50多位外卖骑手撑起了“遮阳伞”。筷上瘾纯汤牛肉面馆在其24小时“暖心微驿站”内设置了“能量补给柜”,整齐地摆放着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西瓜等物品以及湿巾、防晒用品等,普济堂大药房则为户外劳动者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渴能喝水、热可纳凉、累可歇脚、伤可用药,在西夏区,42个特色工会驿站遍布大街小巷,其中,设在怀远观光夜市、红酒街、宁阳商业广场等地的7家工会驿站实行24小时对外服务。
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青山巷社区的“红色港湾西夏驿站”就是一家24小时对外服务的工会驿站。该驿站由于位于西夏万达广场商圈,餐饮商户多,外卖骑手也多,平日里每天都有200多名外卖骑手在驿站内休息。为了给外卖骑手提供清凉的环境,该驿站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冰箱、电视等设备,以及装有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的紧急药品箱。
“今天气温33℃,在你们顶着烈日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请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做好防晒措施……”7月21日,“红色港湾西夏驿站”微信群里,外卖骑手们收到了一条温馨提示。这仅是工会驿站贴心关怀外卖骑手的一个缩影。前几天,“红色港湾西夏驿站”还对外卖骑手进行了夏日慰问,为他们发放了夏日清凉暖“新”包,里面有头盔、冰袖、挂脖式风扇、充电器等物品,都是外卖骑手们最急需的。西夏区不少爱心商户也加入到关心关怀外卖骑手的行列中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都是为了让他们清凉一“夏”。
记者 李阳阳 鲍淑玲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