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推荐 >

《丁小娥雷明顿》小说免费试读 《丁小娥雷明顿》最新章节列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16:30:11    

卷宗引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极司菲尔路76号事件·卷宗乙字17号》,

1929-M7-076涉案人员:死者:雷明顿·霍(RemingtonHo),

美籍华裔,雷氏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病理学家。嫌疑人/关键证人:丁小娥,女,23岁,

沪西纱厂工人,零号病人。事件概述:1929年3月7日11时21分许,

雷氏研究所“回溯室”内发生枪击。雷明顿·霍头部中弹身亡。

唯一在场嫌疑人丁小娥双手被铐于病床,现场门窗反锁,

高速摄影机全程记录显示其无任何离开或攻击行为。

法医报告指出死者死亡时间早于枪击约40分钟,弹道轨迹与现场枪械位置存在物理矛盾。

扉页手写批注(疑为法医李惟钊或工部局高级督察):“若零号病人无罪,

则子弹来自未来;若子弹来自未来,则零号病人早已不在场。

29.3.1–3.6)沪西纱厂细纱车间特有的、混合着棉絮、机油和汗水的浑浊空气里,

丁小娥的惨叫被机器的轰鸣瞬间吞没。她的左手食指,被飞速旋转的罗拉无情地卷了进去,

伴随着皮肉撕裂与骨骼碎裂的闷响,一截带着新鲜血肉的指节飞了出去。剧痛让她眼前发黑,

瘫倒在油腻的地板上。缝合手术在租界一家小诊所进行。然而,术后第三天,

换药的医生发出了惊恐的低呼。丁小娥的断指伤口,非但没有红肿发炎,

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愈合”——不,不是愈合,是倒长!

新鲜的肉芽像倒放的录像带般回缩,断裂的骨头茬子精准地对合、弥合,

皮肤如同拉链般收拢。短短六个小时,一根完整的手指重新出现在她手上。只是,

当医生仔细核对之前的伤情记录时,发现新长出的指纹图案,

与受伤前一小时在工厂打卡机留下的油墨指纹,完全镜像相反。

这桩“逆愈”奇闻很快传到了极司菲尔路76号,

那座由花岗岩砌成、挂着冰冷铜牌“雷氏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建筑内。所长雷明顿·霍,

一个眼神锐利如手术刀、穿着考究三件套西装的华裔科学家,

亲自找到了丁小娥的棚户区住所。他带来了一个打败丁小娥认知的理论:“丁**,

你感染了一种极其罕见的‘逆转菌’(Chronobacterrenninii)。

它的代谢产物,我们称之为‘逆酶’,能在极小范围内逆转时间的流动方向。简单说,

它让你的局部组织‘时光倒流’了。”雷明顿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

“你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天然感染且存活的案例——‘零号病人’。我们需要你,

来帮助我们理解时间的本质,甚至…控制它。”丰厚的报酬和治愈的承诺(或者说威胁?),

让走投无路的丁小娥签下了那份充满晦涩术语的协议。

她被带进了研究所深处戒备森严的“回溯室”。

回溯室的设计令人窒息:双层厚重的铅玻璃墙,确保外面能清晰观察里面,

里面却只能看到自己模糊的倒影。唯一的出口是一扇厚重的钢门,

内部装有精密的机械定时锁,只在每天正午12:00自动开启一次。墙角四个方向,

安装着四台巨大的、发出低沉嗡鸣的“凯莱克斯”牌高速摄影机,

冰冷的镜头如同四只永不眨眼的眼睛,以每秒150帧的速度记录着室内的一切。

丁小娥左手食指的伤口被再次小心切开一个小口,

时钟”(ColonyClock)——一片浸透营养液、嵌有精密指示染料的琼脂薄片,

覆盖在感染部位。

薄片的颜色会随着局部逆转强度(即时间倒流速度)而变化:从代表“正常时间流”的深蓝,

逐渐过渡到代表“逆转”的鲜红。红色越深,逆转的时间跨度(Δt)越大。

它成了量化丁小娥身体“异常”的仪表盘。

3第二幕·枪击(1929.3.711:20–12:00)1929年3月7日,

上午11时20分。四台高速摄影机的胶片无声地转动着,记录下回溯室内凝固般的景象。

丁小娥穿着白色病号服,坐在冰冷的铁架床边,

双手被一副沉重的黄铜手铐牢牢锁在床头的金属栏杆上。她的眼神空洞,

盯着自己左手腕上的菌落时钟——琼脂薄片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深橘红色。

雷明顿·霍站在离床约两米的地方。他穿着白大褂,

手里却反常地握着一把锃亮的柯尔特M1911手枪。他的表情扭曲,

混合着狂热、恐惧和一种近乎崩溃的偏执。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

镜头忠实地捕捉着:帧号:1120347(11:20:00):雷明顿猛地举起手枪,

黑洞洞的枪口直指丁小娥的眉心。他的嘴唇翕动,似乎在咆哮着什么(但回溯室隔音极好,

外面听不见)。

1120400(11:20:01–11:20:13):丁小娥惊恐地睁大眼睛,

身体因恐惧而绷紧,拼命向后缩,手铐与床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雷明顿的手指扣在扳机上,

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帧号:1120401(11:21:00):枪口火光一闪!

震耳欲聋的枪声(被玻璃削弱)传到室外!雷明顿的头颅猛地向后一仰,

右太阳穴处爆开一团刺目的血花!身体如同被抽掉骨头的口袋,直挺挺地向后栽倒在地板上。

(11:21:01–11:59:59):丁小娥保持着极度惊恐的姿势僵在原地,

大口喘着气,目光死死盯着地上的尸体。她的手始终被铐在床栏,

身体没有任何离开床铺范围的动作。四台摄影机角度无死角,胶片连续无剪切。

地上的血泊在雷明顿身下缓缓扩大,像一朵诡异绽放的花。

帧号:1120900(12:00:00):钢门内部传来“咔哒”一声脆响,

机械定时锁准时解开。

早已守候在门外、全副武装的巡捕和研究所医生立刻撞开大门冲了进去。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头皮发麻。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雷明顿仰面躺在血泊中,

额头一个狰狞的弹孔,后脑勺对应位置则是更大的出口创。

法医李惟钊(刚从德国柏林大学法医研究所归国的年轻才俊)迅速上前检查。

他触摸尸体的颈动脉和皮肤温度,眉头紧锁。他取出特制的肛温计测量,

又仔细检查尸斑和尸僵程度。“不可能…”李惟钊低声自语,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根据尸温下降速率、尸斑固定程度和早期尸僵分布…雷博士的死亡时间…至少在11点之前!

甚至可能更早!比枪响早了整整40分钟!”更离奇的是弹道分析。

子弹从雷明顿右侧太阳穴射入,左后脑穿出,形成明显的由右向左的轨迹。然而,

现场唯一的手枪,那支柯尔特M1911,却掉落在雷明顿左手边不到半米的地上。

更关键的是,枪口指向是右侧!这意味着,如果雷明顿是用左手持枪自杀,

枪口应对着自己左侧,弹道应由左向右,与伤口轨迹完全矛盾!如果是他杀,

凶手如何能在众目睽睽(摄影机监视)下进入反锁的房间,又如何在开枪后消失?

唯一的嫌疑人丁小娥,双手被铐,全程未离床铺。她的不在场证明,在物理上似乎无懈可击。

4第三幕·边缘科学调查工部局将此案列为最高机密,交由李惟钊牵头,

联合租界内几位顶尖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组成边缘科学调查组。面对这打败常理的现场,

说——“时间弹道”(TemporalBallisticTrajectory)。

“诸位,雷博士的理论可能是对的,

‘逆转菌’创造的‘回溯场’(RetrogradeField)内,

时熵流的方向是逆转的。”李惟钊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

“在这个局部的‘回溯场’(范围大约4立方米,由菌落时钟的密度和活性决定,

持续时间在38至42分钟波动)内,不仅生物组织会逆时生长,

任何具有动能的物体…包括子弹,其运动矢量也可以沿着t–Δt的方向传播!

”“所以,真相可能是:枪击确实发生在12:00整,当巡捕破门而入的那一刻。

子弹从这把柯尔特手枪射出。但因为它射入了丁小娥左手创造的、强大的‘回溯场’范围,

这颗子弹没有沿着正常的时间线前进,而是沿着‘逆转’的方向,逆行了大约40分钟,

击中了11:20分站在那里的雷明顿·霍!子弹从‘未来’射杀了‘过去’的他!

”为了验证这疯狂的假说,调查组在严格隔离的实验室内进行了模拟。

他们取了一片丁小娥伤口培养的、含有高浓度逆转菌的琼脂薄片,

贴在一只刚被解剖、大腿被切断的死青蛙创面上。高速摄影机再次启动。

在接下来的20分钟内,恐怖的一幕上演:青蛙腿部的断口,

肌肉纤维如同倒放的录像般蠕动着接合,血管精准地对上,皮肤覆盖愈合,最终,

一条“完好无损”的青蛙腿呈现在镜头前!然而,

当调查组调取实验开始前20分钟拍摄的、作为对照组的胶片时,

所有人汗毛倒竖——在那张本该显示青蛙腿部完好无损的胶片上,

清晰地记录着青蛙腿部凭空出现一道整齐的切割伤口的过程!

《丁小娥雷明顿》小说免费试读 《丁小娥雷明顿》最新章节列表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