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来形容什么的
翻开《论语》第七篇第十四章: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的这段故事,据考证大约发生在前517年。当时孔子只有35 岁,还比较年轻。
《史记·孔子世家》对此也有记载:说孔子在齐国,和齐太史讨论音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韶》相传是上古时代歌颂舜的音乐。据说,舜的时代是极治之世,社会和谐,其音乐也美盛到了极致。孔子曾经感慨说,舜的音乐是尽善尽美的。
这种音乐原来在鲁国没有,齐国也没有。
只因为舜的后代封在陈国。后来陈国公子陈完,因为陈国内乱,逃到齐国,改姓田,叫田完。
他的子孙后来夺取了齐国政权,取代了姜太公的后代,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代齐姜”,所以韶乐,就成了齐国的国乐。
这就是齐国《韶》乐的来历。
孔子到齐国,听了这个音乐,居然长时间吃肉都不香了。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叫“三月不知肉味”,即源于此。
孔子非常喜欢吃肉,古代人能吃上肉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因为肉比饭要香,所含的能量要比谷物粮食多。
为什么听了韶乐连吃肉都没味了呢?

我们人都有一种通感,在文学上,通感是一种创作手法。
但它实际上也是人在特点条件下一种完全真实的感受,人的六种感官实际上是统摄于一心的。
当一种感觉真达于心时,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可以相互通融,相互转化,只有在高超的艺术境界中时,才能真实地体会到这种美好。
有一个词叫沉醉其中、物我两忘,形容的就是这种境界。

孔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的精神追求是以善为统领的真、善、美的结合,被韶乐感动到不知肉味的程度,
说明他具有一种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重叠的审美观、艺术观和音乐审美能力。
韶乐本身具有的真善美,被孔子敏感的捕捉,他从中体会到了善良,与他的全部理念、追求融合为一。
这时,通感发生了,肉的香味与韶乐中的善意具有了相同的功能感官。
相关文章
- 瑞美空调400全国各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瑞美空调室内/室外机外置直流风机故障 )
- 斯图华纳空调售后故障维修客服服务热线是多少实时反馈全+境+到+达(斯图华纳空调空调制暖 )
- virbac空调-全国各售后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virbac空调空调显示h )
- 开利中央空调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全+境+到+达(开利中央空调空调显示PE故障码,怎么处理? )
- 芬尼克兹空调服务号码24小时-售后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芬尼克兹空调空调代码 )
- 米家小米(MI)中央空调用户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全+境+到+达(米家小米(MI)中央空调空调显示fc )
- 奥克斯(AUX)天花机/全国各市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奥克斯(AUX)天花机空调代码大全 )
- 奥克斯空调全国各市售后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奥克斯空调空调应急开关 )
- 三星空调维修 [400报修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三星空调空调显示F0故障码,怎么处理? )
- 海普空调维修热线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海普空调空调显示P2故障码,怎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