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交所果汁第一股”,被通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6:14:00    

利润持续下降、关键业绩数据修正幅度高达66%、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可能被实施退市……

头顶“北交所果汁第一股”光环、为多家头部新茶饮品牌供应原料的田野股份(田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

就在田野股份陷入低谷的同时,被其列为重要客户的新茶饮品牌也在行业“内卷”的形势下面临重重压力。

其中,曾是其第一大客户的奈雪的茶(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处境尤为艰难,去年亏损9.19亿元。

江苏南京的一家奈雪的茶连锁门店。图/视觉中国

关键业绩数据被大幅修正

6月26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披露了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针对田野股份此前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对该公司及其董事长、财务负责人通报批评,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此次处分的事由为,2月27日,田野股份在业绩快报中披露202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3407.73万元,归母净利润为2858.51万元。但在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报及业绩快报修正公告时,其2024年利润总额被调整至1420.52万元,较修正前下降约58%,归母净利润调整至965.47万元,较修正前下降约66%。修正后,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从同比-14.36%大幅下降至-71.07%。

这些被大幅修正的财务数据,暴露出田野股份存在的财务问题和内控缺陷。相关审计报告显示,田野股份存在大量未收合同货款、虚增采购金额、过往会计差错未更正等异常情形,经事务所审计后最终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也使得该公司陷入可能被实施退市的风险。

田野股份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热带果蔬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原料果汁、速冻果块、鲜果等。

其中,原料果汁产品包括浓缩果汁、NFC、调配果汁等多种形态和规格,比如冷冻芒果原浆、冷冻西番莲原浆、冷冻菠萝蜜原浆、冷冻水蜜桃原浆、冷冻草莓原浆、冷冻黄桃原浆等。

公众或许对田野股份并不熟悉,但说起它服务的客户都是人尽皆知,如奈雪的茶、茶百道等知名连锁茶饮品牌,以及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娃哈哈等食品饮料企业。

行业信息显示,2021年,奈雪的茶和茶百道旗下企业已超过农夫山泉,成为田野股份前两大客户。凭借着这一业务变化,公司当年实现营收4.59亿元,同比上涨72.5%,归母净利润6517.76万元,同比大涨210.3%,成为近5年来盈利表现最好的一年。

但这番好景犹如昙花一现。最近5年中,田野股份虽然一直保持盈利状态,其利润增长却起伏不定,2022年(含)之后连续三年负增长,至2024年时净利润由此前的千万级降为百万级,净资产收益率(ROE)骤降至0.81%,远低于行业公认的健康值下限8%。

在今年5月2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质询近年来公司为何出现利润下降,田野股份这样解释道:“近年来,公司下游预包装果汁饮料需求增长乏力,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新茶饮行业增速放缓,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公司遭遇个别客户流失、客户价格敏感度提高等困难,生产经营压力较大,毛利率有所下降。”

表现在数据上,2024年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51.02%,而这一数字在2022年、2023年中期、2023年时分别为75.53%、76.46%、73.69%,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且2022年财报之后,原本在营收中占比4.79%的沪上阿姨从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

此外,近年来新茶饮企业热衷于自建供应链,包括喜茶、古茗、霸王茶姬、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等,以及田野股份客户名单上的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大客户。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指出,越来越多的新茶饮企业趋向于将经营链条向上游供给端延伸,客观上确实对供应商们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挤压。

曾经的头部发展失速

在李维华看来,新茶饮行业近年来增速趋缓、“内卷”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行业链条上的增长空间有限。

事实上,就在田野股份跌落低谷的同时,其服务的新茶饮行业也在经历一场剧变。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547.20亿元,增速从前一年的13.5%降至6.4%。

伴随而来的,则是新茶饮众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去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其中,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分别实现营收248.3亿元、124.05亿元、87.91亿元,同比增收22.3%、167.4%、14.5%,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而田野股份客户名单中的“老相好”——茶百道、奈雪的茶则出现营收、净利润两项关键业绩指标双双下滑的情况。

数据显示,2024年,茶百道实现收入49.18亿元,同比减少13.78%;归母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下降58.55%。同期奈雪的茶实现营收49.21亿元,同比下降4.7%;而净利润则来到惊人的-9.19亿元,同比下降了4495.69%。

对于这样的业绩表现,奈雪的茶管理层将其归咎于消费市场整体表现疲弱,顾客倾向于谨慎消费或目的性消费,现制茶饮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自身门店收入承压、直营门店数减少等因素。

从门店营运情况来看,奈雪的茶直营门店每间店平均每日订单量由2023年的344.3单降低为2024年的270.5单,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值也由2023年的29.6元降低为2024年的26.7元。

受此影响,奈雪的茶在单店收入这一重要指标上持续下滑。

财报显示,奈雪的茶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其他城市分别有522、504、287、140家门店,平均单店日均销售额在上述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别为8900元、6800元、6900元、6900元,较上年同期的1.27万元、9500元、9600元、9700元下降明显。

就门店数量而言,奈雪的茶也早已跌出行业前十。据窄门餐饮数据,2024年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为1798家,在中国新茶饮品牌门店数量TOP 15榜单中列第14位。

要知道,回顾其2018年~2020年高速发展时期,奈雪的茶曾凭借广泛覆盖各类城市的门店网络,一度被誉为“中国第二大高端茶饮店品牌”。

压力之下,奈雪的茶也尝试通过出海寻求转机,其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先后开出7家门店,但由于规模较小,尚难以对公司整体形成有力支撑。

李维华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奈雪的茶在过往的发展策略中过分保守。其虽然同样采用“直营+加盟”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但在门店结构中,直营店占比极高(直营店1453家,加盟店345家),导致增长速度慢、资产重、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

奈雪的茶管理层曾在业绩会上透露:“公司接下来准备轻资产运作,保证现金流少、不动或是更高的基础上去发展,若现金流非大额增加的情况下,不会去做更多的投资行为。”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奈雪的茶试图了解情况,但其对于该问题未做任何评论。

作者:张宇轩(zhangyuxuan_press@foxmail.com)

编辑: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