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顺德家电打响新一轮存量突围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12:00    

康宝的展厅中,搭建起为消费者提供从产品选择到场景设计的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内卷”的家电行业又掀起新一轮的突围战。

从3月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到4月的广交会,“顺德制造”推出各种家电大模型、智慧家居新场景,展现系列AI家电“新物种”,在智能化浪潮中颠覆人们对传统家电的印象;5月中旬,云米科技和康宝电器相继发布新品,宣布押注矿泉水净水器,跨界卫浴领域,切入新的赛道。

还有竞争更激烈的空调行业,继今年5月初海信集团与美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美的集团原副总裁殷必彤在近日确认出任海信空气事业部(筹)总裁。这种人事变换,备受业内关注。

跨界新领域押注AI+,两大巨头“牵手”开展战略合作,作为“中国家电之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顺德家电企业将如何再“出招”?

南方日报记者 蓝志凌

瞄准新赛道破局

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家电企业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型全场景健康生态构建。

5月18日,康宝电器在顺德启动“121健康家”工程,并发布10款集成浴室柜,宣布以“厨房电器+卫浴空间+健康场景”的跨界融合模式,向“百亿企业”目标迈进。

作为业内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消毒碗柜的“消毒柜大王”,康宝为何要在此时进军卫浴行业?

“在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传统家电行业单打独斗具有局限性,唯有跨界融合、资源整合,才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长极。”康宝电器常务副总裁李永光说。

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卫浴市场规模已达4674亿元,未来有望突破万亿级。依托消毒柜领域的技术积累,李永光介绍,康宝将推出具备杀菌功能的智能卫浴产品,如紫外线杀菌浴室柜、恒温抑菌花洒等,将“健康”属性从厨房延伸至卫浴空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整合厨房电器、卫浴产品、净水设备等多品类,为消费者提供从产品选择到场景设计的一站式服务。

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看来,存量竞争时代,“场景化、生态化、健康化”成为破局关键。

同样是关注健康,云米科技在5月16日发布的新品,则聚焦在矿泉净水器领域。

据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矿泉水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水质好、可平衡人体酸碱度以及富含矿物质等附加价值是消费者饮用矿泉水的重要原因。

让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介绍,未来10年,云米科技将投入30亿元,持续深耕净水领域,用AI科技创新做好矿泉净水器。

一边是在家电领域切换新的赛道,一边有企业以“产品+服务”开启to b的新赛道。

今年4月,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透露了万和“双轮驱动”的新思路。

3月刚从德国法兰克福参展回来的赖育文,看到了许多欧洲市场的新变化,“这或者是未来中国市场的新趋势。”赖育文说,例如市场对采暖解决方案的需求、对空气能设备的需求,“这些从产业发展上来说都具有工程属性,也是万和在发力的方向。”

此外,赖育文透露,像电机、阀体等核心零部件的对外输出,也将会是万和to b业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让用户与家电对话

除了切入新赛道,开辟新增长曲线,另一个存量时代突围的“战法”,就是人工智能的引入。

此前海信集团与美的集团官宣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当前经济周期之下,两家“大厂”强强联手,一度引发业内感慨:“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其合作的方向,就包括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智慧物流等多领域。

人工智能,能否让被视为“传统”的家电实现突围?从多家企业的动作来看,答案似乎很肯定。

进入矿泉净水器赛道,云米依靠的是AI。陈小平介绍,云米新发布的昆仑4矿泉净水器搭载“AI算法+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

具体来说,昆仑4矿泉净水器通过先进算法与灵敏传感器协同,精准捕捉水质变化细节。配套的智能触屏水龙头更是一大亮点,可实时动态显示水中矿物质成分与酸碱度pH值。蓝色灯条会随水中矿物质含量降低而变化,直观呈现水质情况。同时,矿物质含量与pH值相关联,含量降低时,pH值也随之降低,让用户对水质状况一目了然。

在5月17日佛山举行的非标商业主理人发展大会现场,美的高端品牌COLMO打造的一个集成智能算法的跨界艺术装置“生成绿洲”,也展示了家电AI化的思考能力。如COLMO的图灵二代中央空调采用AI自适应三管技术,能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切换不同工作模式,旗下洗烘套装可实现AI零感交互,搭载的AI穿透烘、AI轻干洗等技术更能实现娇奢面料的珍贵护理。

中国家电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正在见证家电产业的“寒武纪大爆发”,“AI带来的不仅是功能升级,更是整个家电产业的价值重构。”姜风认为,当用户开始愿意和家电对话时,那么整个家电产业的生存逻辑就发生了根本改变。

事实上,家电企业也开始推动人工智能从单品向生态系统的构建。如在3月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和4月的广交会上,万和电气以智能厨房和智慧浴室为核心,构建起一个全方位覆盖家庭需求的智能生态系统;海信家电则通过其自研的大模型,打造中央空调智能温控系统、AI智慧家互联中枢等多个核心板块,通过场景化互动体验呈现品牌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慧的升级。

数字化掀起“效率革命”

但“AI+家电”,不止于家电本身,也渗透到从生产到售后的全服务链上。

“我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硬件的智能,例如抽油烟机的烟感、热水器水温感应这一类的智能化投入,二是在管理环节和财务共享环节的智能化投入。”在谈及“AI+家电”时,赖育文给出了他的观点,还有一个智能化介入和提升的空间,就是生产端的数字化投入。

“以前是盲目生产,大量的库存和资源消耗在小微客户之间,现在通过数字化抓手,实现以销定产,提升周转效率,也是一个营销上的智能化改革。”赖育文透露,目前万和正在推动“灯塔工厂”的打造。

而在美的内部,通过自动化、AI等技术的引入,实现品质和效率提升,同样成为家电企业突围的一个关键。

作为美的智能制造研究院工业视觉研究专家,谭颖聪经历了从企业数字化平台,到AI研究院,再到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历练,目前扎根在家电制造智能检测与品质优化关键技术方向的项目,尤其聚焦视觉品质检测方向。

智能视觉检测,是家电制造智能检测与品质优化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方向之一,技术应用覆盖家电生产制造、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及其关键部件的品质检测领域。

“我们从2019年开始进行自动化的相关布局,用AI技术替代过往的人工检测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质。”谭颖聪举了个例子,在生产线上,长时间工作的员工会疲劳,加之人眼接受的信息有限,过去品质缺陷检测的精度可能是厘米或毫米级的,但引入自动化硬件和AI算法后,精度可以大大提升至微米级,产品的质量也会因此获得更大提升。

大模型的加入,同样让美的实现效率的突破。谭颖聪介绍,以往每一个型号需要匹配一套检测程序,根据不同型号进行建模,但大数据模型发展后,视觉解析能力变强,建模就从20分钟缩短至5秒钟。“空调产线一天生产的型号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如果检测时间大幅提升,也将是效率的很大提升。”谭颖聪说。

从数字化加入的效率提升,到通过AI与用户对话,还有各类第二曲线的探索增长,在顺德,家电是传统行业,但又不止于传统。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这个千亿产业集群从“硬件制造商”蝶变为“生活方案服务商”,通过产业链的价值重构,继续绽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