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患者重获“心”生

黄伟哲(右一)和团队正在为患者手术。受访者供图
无影灯下,一场胸外科手术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术前预演模拟多次的手术全流程,正在手术台上精准上演。
“这场手术难度很大,就像在交通枢纽中心拆除炸弹,既要精准彻底地切除被肿瘤侵蚀的气道,又要重建支气管的‘立交桥’。”手术主刀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黄伟哲博士介绍,团队经过合力协作,最终以“绣花功夫”圆满完成了这例高难度手术,这也是潮汕地区首例胸腔镜下次级隆突重建手术。
事实上,像这样的创新型手术,不时在汕大医附二院心胸外科进行着。“我们致力于提升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为潮汕当地的病人提供越来越优质且精细化的医疗服务,提升当地群众的就医体验。”黄伟哲说。
●南方日报记者 彭深
通讯员 余睿骅 林婷婷 张晓
胸腔镜下实现跨越式突破
今年30余岁的王女士最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呼吸短促和咳嗽,到医院做CT检查,结果却为她带来“晴天霹雳”——左肺上叶支气管中断,考虑可能为肺癌合并左上肺阻塞性肺不张。接诊医生向她介绍,如果实施传统的左全肺切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能根治,却永久丧失40%—45%肺功能;而选择复杂的左上肺袖式切除术式,虽然能保留部分肺组织,术后生活质量仍大打折扣。
咳嗽气促竟然牵出气管恶性肿瘤,还可能对终生的呼吸带来影响。那么,有没有可能实施更精准的手术,抽丝剥茧般将肿瘤切除并重新修补中断的支气管呢?经过多方咨询了解,王女士前往汕大医附二院心胸外科就诊,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她的左侧次级隆突有肿物,病理活检确诊为类癌。
如果把人的支气管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次级隆突相当于次级树枝的分叉处,肿瘤正好长在这里。在解剖学上,这里也是手术的“难区”:它毗邻肺动脉,后面正好是食管,上方左侧是影响人发声的喉返神经,还背靠着左心房。由于气管肿瘤症状隐匿、部位特殊、手术难度大,因此气管肿瘤手术被称为胸外科手术领域的“王冠”,是一道公认的难题。
黄伟哲介绍,手术既要完整切除肿瘤,避免重要的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又要在微创切口下对切除后的主支气管和上、下叶支气管进行手工缝合重建,这是对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极大挑战。经过对疑难病例多次研讨,他和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胸腔镜左侧支气管肿物切除+次级隆突重建”手术,以最小的创伤切除支气管内肿瘤。
术前,手术团队为患者量身绘制了手术模型,精准复现患者气道结构,在模拟手术中预演了“肿瘤切除—气道塑形—腔镜吻合”的全流程。经过精密手术,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至原来的体力水平,实现了“肿瘤根治、肺零损失、微创康复”的三重理想目标。
创新引领提升精准诊疗水平
随着医疗设备与技术的提升,外科手术越趋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这在心胸外科领域表现更甚。近30年间,从开胸手术,到多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再到逐步向单孔微创手术迭代,心胸外科肿瘤切除手术迎来高速发展,而贯穿其中的治疗思路,便是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更多的肺脏组织,最大限度保存病人的肺功能。
黄伟哲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看到有的病人在手术治疗后只能长期卧床休养,需要家属一直护理,给家庭增加了沉重负担。这更加触动他要全力跟随上前沿外科技术发展步伐,为病人带来更精准、微创的治疗,尽可能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为此,他也带领团队持续以创新引领科室发展,提升疑难复杂病例的手术方案设计能力,积累复杂案例的手术技巧,潜心钻研提升手术技巧,让病人手术后不仅能保命,还能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体验,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
近年来,他和团队不断向心胸外科的手术高峰发起冲锋。2021年,黄伟哲带领团队为一名中央型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潮汕地区首例全胸腔镜下肺叶袖式切除术,填补了潮汕地区微创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空白;同年,成功为一名伴阻塞性肺炎的右下肺巨块型肺癌患者实施手术,取下了占满患者半个胸腔、直径约10厘米的巨大肿物,刷新了潮汕地区肺外科纪录;近年来,连续开展了多例高难度中央型肺肿瘤切除合并支气管重建手术。
今年1月,汕大医附二院心胸外科团队还创新推出食管癌一次性体位手术术式,在保障肿瘤切除彻底、手术安全和微创等前提下,在同一手术体位上完成胸腔、腹腔、颈部等操作,提升了手术效率。相关科研成果还发布到胸部疾病领域国际性学术期刊《胸部疾病杂志》(JTD杂志)上,为心胸外科和肿瘤外科医生带来更高效的手术方式指引。
黄伟哲坦言,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潮汕当地不少疑难重症患者舍近求远,长途奔波前往省会城市、珠三角核心城市就医,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患者及家属对本地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信心相对不足。汕大医附二院作为一所科研型省属公立大型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持续聚焦群众的就医需求,提升诊疗服务水平,通过一批高难度创新型手术技术的开展,提升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能力,尽可能减少潮汕患者长途跋涉到省会城市就诊的奔波。他表示,作为省胸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接下来他还致力在省卫健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同汕头本地的行业专家一同推动专科发展,交流分享创新手术技术,为潮汕本土胸外科的高质量发展献力,让更多群众便捷享受“家门口”的优质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