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警察路,从政法学子到铁血教官的寻常与不寻常
红星新闻网9月10日讯他是冲锋一线的“孤勇者”,面对持刀嫌犯、极端警情从不退缩,用无畏护百姓平安;他亦是警营里传道授业的“引路人”,扎根教学十四载,把实战经验揉进课堂,让技能战术真正服务实战。他既承担着繁杂忙碌的一线警务工作,又肩负着教学育警的神圣职责使命,他将满腔的青春热血挥洒在训练与实战之中,成为成绩突出、有口皆碑的“铁血教官”。
他就是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巡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薛奇。

初出茅庐:从学生到教官,先过体能关
2008年,薛奇从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侦查学专业毕业,怀揣着对公安事业的向往,2009年加入双流公安队伍。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警察,他很快展现出了过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2011年,他参加成都市公安局举行的“师徒大比武”,获得5公里武装越野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同事们惊讶地发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政法毕业生,竟然有着如此出色的体能素质。
同年,从警仅两年的薛奇被四川省公安厅聘为教官,开启了他的教官生涯。当他真成了教官,心里却是没底——会做和会教是两码事。他开始到处学:按照警务训练大纲从基础学,从口令到队列,从警务技能到战术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薛奇始终在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为此,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连续多年参加全省警务技战术教官培训班,向带训教官虚心求教,与全省同行切磋交流,极大丰富了教学知识体系,被评为优秀学员6次。

教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薛奇遭遇了职业生涯的重大挑战——因长期高强度训练,他的半月板磨损严重,有时连爬楼梯都困难,伤病的困扰导致他的体重一度飙升到88公斤。面对职业生涯的危机,薛奇没有放弃。他说没有什么能打败一名教官火热的心。为了重新站回讲台,他坚持进行恢复性锻炼,科学制定康复计划。那段时间,训练场上依然能看到他一瘸一拐坚持训练的身影。
“教官不仅是教技能,更是传递一种精神。”薛奇在康复期间依然坚持指导年轻民警。经过一年的坚持,他成功减重40斤,实现了涅槃重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重返讲台。这段经历也成为他教学中激励学员的生动教材。后来他给学员上课,常说起这段日子:“不是想让你们觉得我厉害,是想告诉大家,干警察这行,难免会遇到难的时候,别轻易放弃。你放弃了,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身上的警服。”
教学相长:实战里学的,才管用
“警务实战教官根基在一线,脱离警务执法实践,就如同鱼儿离开水。这就要求我们警务实战理念、实战技能都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薛奇从事警务技能教学工作14年,同时担任巡警大队快反中队长10年,这双重身份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与实战相结合。
10年的时间里,他将所学到的依法、规范、有效的警务技能有效应用到快反实战处置工作中,同时,以快反实战处置为“试金石”,检验自身警务技能教学水平。工作中,他通过强化日常教学和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双流快反队伍的战斗力,通过处置各类警情,检验教学成效,形成良性闭环。
“警务技能有没有成效,处置战术是否合理,实战就能检验一切。”这是薛奇的口头禅。2021年,薛奇参加全市教官教学大比武,他根据自己成功处置的真实案例设计比武课程,在课程中,不仅讲解了技术动作要领,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处置过程中的战术思维,让学员们真正理解了四川公安安全执法的三大核心理念“六意识、五要素、三程序”。这门课程获得了现场教学第二名的好成绩,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评价为:“将执法规范化应用到执法实战中的教学课”。
2024年,在迎接成都市公安局“红蓝对抗”考核工作中,薛奇再次展现了他的教学能力。他根据红蓝对抗的特点,深入研究对抗要求,制定了不同极端警情实训课程,突出技能实战化、战术对抗化的训练原则,先后组织开展6期实战教学培训,参训民警小教官、辅警骨干共计300人次。这些培训不是简单的技能重复训练,而是针对性地模拟各种案事件情况,让学员在模拟实战的环境中提高应变能力,培养战术思维。

“红蓝对抗不是演戏,而是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方式。”薛奇在培训中强调,“我们要通过训练,发现不足,提高能力,确保在实战中能够沉着应对。”经过前期扎实的教学培训,双流分局在此次考核工作中荣获成都市公安局2024年红蓝对抗“警情处置对抗”第二名的佳绩。
薪火相传:累点没事,能接上茬就好
多年的教官生涯,薛奇深知:人才培养是教育训练工作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常说:“一个教官优秀没用,得培养更多优秀教官,壮大分局的教官队伍,提升全局民辅警的实战水平和职业素养,让身边的战友和群众多一份安全保障。”
在日常培训中,他瞄准培养一批优秀的“会讲、会做、会教”的教官队伍目标,坚持从年龄、性别、专业方向等三个方面梯次建设教官队伍,采取练兵竞赛、教学授课、组织考核等方式提升分局教官教学水平,定期围绕实战射击、模拟警情、警务技战术等科目开展教官队伍培训考核。同时根据社会面出现的热点问题,组织讨论课程,开展示讲、示教,不断提升教官队伍的教学水平。

2024年,薛奇作为教练员也是陪练员,组织年轻民警参加成都市公安局教官教学大比武,那段日子他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处理应对勤务,有时候出警到下午才能回办公室;晚上就跟参赛的年轻教官一起备课,办公室的灯常常开到十一二点。
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年轻的教官们。经过激烈比赛,双流分局比武团队最终从23个区市县参赛团中脱颖而出获得团体第七名。经他培养的新民警女教官邹文静被评为“成都市公安局十佳警务技能教官”。
薛奇认为,作为一名教官,除了在考核竞赛中抓好“精训”出成绩外,更要梳理好现有的教学体系,抓好基层民警和警种专业的“普训”,同时还要针对公安执法执勤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注重抓好一人一事的“特训”。为此,在训练课目中,薛奇秉持“一切为了实战、一切贴近实战”的原则,着重加强实战训练。同时,他还结合街面警务站、武装巡逻车、110接处警车、刑侦等岗位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有效提高了岗位民辅警技战术水平。
步履不停:学新东西,才跟得上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警务工作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警务技能教官,薛奇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我,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2023年、2024年,他参加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安检排爆及爆炸现场勘查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2024年9月,他考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2025年4月,又考取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成为双流区公安分局唯一考取民用、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执照的民警。这些技能的学习不是出于个人兴趣,而是源于对警务工作发展的敏锐洞察。近3年来,薛奇在国内各类刊物发表了3篇关于无人机应用及无人机排爆等方面的论文,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在2024年成都世园会的安保工作中,薛奇不仅发挥教官的教学优势,制定了详细的安检方案和预案,还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先期勘查,大大提高了安检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因场馆安检工作扎实到位,组委会表扬薛奇同志“安检教学优秀、场地安检全面、无死角”。

似水流年,磨不去对理想信念的执着;时光轮转,不变的是对技战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从警“十六年”,他将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领悟,落实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坚守中,就像他常说的:“警察的日子,就是这么一天天过的,寻常里藏着不寻常——把寻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