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杨懿敏:平凡岗位上闪闪发光的“护理人”
在医疗系统的庞大链条中,有人站在手术台前与死神赛跑,有人奔波于病房守护患者安康,也有人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用细致与坚守编织着另一张守护网。在绥阳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管护师杨懿敏始终以一份匠心、一片赤诚,在专业领域播撒知识的种子,又在育人路上传递医者情怀,2025年再次荣膺“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整个护理团队、全院的荣誉,我只是尽了一名护士应尽的本分。”荣誉在杨懿敏的轻描淡写下显得异常普通,但在聊起护理话题时,她却一改从容,双眼流露出奕奕光彩和滔滔不绝的观点。
2011年5月,杨懿敏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热忱,开启了她的护理生涯,先后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绥阳县人民医院任职。十四载如白驹过隙,她始终与圣洁的白衣相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服务中提升技能,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毫无保留的付出,践行着“大爱无疆”这一新时代医疗精神。
“同学们,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执行医嘱,核对好患者的用药药敏、剂量以及患者的身份信息,根据医嘱正确的去使用配用的药物,准确无误后才能给患者使用。”……在绥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杨懿敏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教会一个学生,就是为患者多添一重保障。”这是杨懿敏的带教信条。因此她对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格外用心,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制定个性化的带教计划,让他们在实习期间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连续十年累计指导实习生500名以上,多名学生在省、市级护理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不少学生也逐渐成长为医院的护理骨干。
“杨老师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比较亲切、和蔼。在岗前培训上她给我们讲解了仪表仪容的规范,以及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日常工作中也格外关心和照顾我们,我觉得她非常有才华,职业道德感强、专业素养很好,也非常感谢她的指导。”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学生钟永安表示。
在绥阳县人民医院,杨懿敏的名字总与两个关键词紧密相连,一个是“实习生带教”,她以“授人以渔”的执着,为基层医疗事业培育新生力量。另一个是“健康科普达人”,她用文字与镜头架起医学与百姓的桥梁。
“如果医生是治病的‘守门员’,那么健康科普就是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杨懿敏始终坚信,预防胜于治疗。她的科普创作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内容涵盖了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总播放量上万次。科普作品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奖,其中《幽门螺杆菌自传》荣获2024年贵州省第四届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优秀奖,《破解糖尿病密码》荣获健康报社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全国50强。
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杨懿敏不断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摸索、总结。她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做到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将她的护理理念和实践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一名在平凡岗位上闪闪发光的“护理人”。
“我与她共事近两年时间,她真的非常优秀,自律勤奋、踏实肯干、思维创新,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她在生活上非常乐观开朗,和同事的关系中相处得非常融洽与愉快,大家都喜欢和她共事。”绥阳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彭永艳这样评价道。
工作以来,杨懿敏累计护理患者超过20000人次,其中危重症患者占比达30%以上。她所负责患者群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至患者满意度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其间,曾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等省级表彰,多次被医院评为年度考核优秀、优质护理先进个人。
“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护理培训内容和方式,引入更多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护士们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工作,创作出更多优质科普作品,让健康知识惠及更多人,持续提升患者和公众健康素养。”杨懿敏表示,护理是一份兼具专业性和人文关怀的职业,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就是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守护以及对患者身心需求的关照。
杨懿敏的故事,是“劳模精神”与“师者情怀”的双向奔赴,更是万千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缩影。她们不执手术刀,却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生命,在字里行间传递医者仁心。伟大未必轰轰烈烈,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专业,把专业的事情注入情怀,便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劳模答卷。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石芝谋 | 总编辑:卢永贤
副总编辑:彭坤煜 陈霞
责任编辑:周丽蓉 | 责任校审:卢永贤
全媒记者:陈贤琴 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