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攀枝花落地,带来“飞起来”的职业人生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兰楠
成效
●航空救援——已开通即报即飞航空救援航线23条,设置起降点25个。截至目前累计执飞403次,运送患者394人,飞行总里程4万余公里
●农业植保——今年以来完成飞防作业7000余亩,航空植保统防统治效果较农民自防提升了10%至20%,农药使用量减少20%至30%,降本增效约200万元
●消防应急——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队培养无人机飞手50余名,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队培养无人机飞手16名,为各类火灾扑救、抢险救援提供空中支援
目标
力争到2030年
●全市将建成通用机场1个,低空管控服务中心1个,起降场所70个
●开通短途运输航线5条,低空旅游航线3条,无人机航线20条
●打造1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3个低空经济产业园,集聚企业40家以上
“规划50×60米芒果树地块,飞行高度5米,实施农药喷洒。”5月12日,一场关于农业植保的无人机实操考试在米易县进行。10多分钟后,考生雷飞将无人机稳稳停下,获得95分的实操成绩。
近日,无人机培训在攀枝花有点火。去年底召开的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将低空经济明确为9个重点建设产业生态圈之一,加快入局低空经济领域。政策层面动作频频,在攀枝花引爆新风口,也改变了当地不少人的职业走向。

无人机快件运输现场。 湛璐霜 摄
传统职业长“翅膀”
雷飞是米易县白坡彝族乡核桃坪村的村民,原本在外地工作。2023年,他考虑到父母年事渐高,家里100多亩芒果地都是坡地,管护起来难度较大,决定回乡务农。但爬上爬下的农活,对雷飞来说同样是不小的负担。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外出办事路过张门扎村时,看到一架无人机在给田地喷洒农药。“那场景让我眼前一亮。”雷飞开始多方了解农业无人机的主要功能。“包括播种、施肥、打药、消毒……只要跟播撒、喷洒场景适配,都能用无人机。”他下定决心要学习无人机操作。
雷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1亩地打药的人工费是20元,每打一次药,就要支出2000多元。”而现在,不仅把这笔钱省了下来,还节约了时间成本——人工打药要花4天左右,无人机只需要半天时间。
同样被无人机改变工作方式的,还有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朱兰铁矿分公司的古良兵。他在朱兰铁矿工作30多年了。近年来,攀钢集团不断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发展,以朱兰铁矿露天矿采场生产为应用场景,率先在国内冶金矿山行业探索5G远程采矿。
“以前矿山测量、巡检都需要进入矿区,技术人员饱受高温、噪声和灰尘的困扰,而且朱兰铁矿经过50余年的开采,露天采场空间收窄,临边坡作业多,雨季很容易出现滚石和滑坡,不安全因素增多。”于是,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将古良兵等12人送去学习无人机操作。现在,古良兵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规划好线路,无人机就能自动完成测量、巡检等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大家的人身安全。”

飞手操作无人机吊装施工材料。湛璐霜 摄
丰富场景是关键
低空经济的发展,影响的不只是雷飞等人的职业生涯,还有更多攀枝花人的工作和生活。
5月13日上午,会理市黎溪镇的郭某某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当天,他驾驶摩托车时不慎摔成重伤,大量泥沙呛入气道,呼吸几乎停滞。命悬一线之际,攀钢集团总医院的空中救援直升机呼啸而至。“开车2小时的路程,直升机只用了13分钟。”攀钢集团总医院医疗副院长易正金说,因为送医及时,医护人员用90分钟的紧急抢救帮郭某某抢回一条命。
在攀枝花市东区,一架无人机带着邮政包裹起飞,最终降落在盐边县共和乡。当地开通了无人机快件运输航线:龙密路邮政分拣中心—瓜子坪—小攀枝花—务本—红果—鳡渔—共和老中心校操场,航线全长超150公里,飞行高度超海拔5000米,将运输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缩减至1小时。
在攀枝花市西区,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小径改扩建项目现场,一架重载无人机挂载着重100多斤的施工材料,从小径起点的停车场缓缓起飞,顺利将材料运送至山中的施工区域,往返用时仅5分钟。
在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鲁靖看来,应用场景丰富是攀枝花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的“关键一招”。
鲁靖介绍,攀枝花一方面有着独特的山地河谷地形,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有较为独特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在无人机物流、农业植保、航拍测绘、智慧矿山、精细化巡检测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低空消费市场的拓展,以及低空制造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员学习使用应急消防无人机。 受访者供图
找准错位“小切口”
以2030年为目标期限,攀枝花确定了打造“70个起降场所”“1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3个低空经济产业园”等目标。目前,在航空救援、农业植保、消防应急等领域,当地低空经济发展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患者通过“空中120”转运至攀钢集团总医院。 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攀枝花“空中120”累计执飞403次,运送患者394人。农业植保方面,今年以来已完成飞防作业7000余亩,降本增效约200万元。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队、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队培养的无人机飞手,在各类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中发挥着灾情现场监测、救援车(船)领航及救援物资运输等积极作用。
不过,低空经济链条很长,短时间很难面面俱到,攀枝花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小切口”,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错位发展、提速超车?
攀枝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依托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基础,逐步切入低空经济产品制造领域,引育氢燃料电池、通用航空器、氢动力无人机等产业链。其次,结合山地河谷地形,拓展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低空特色应用场景,培育应用市场。此外,攀枝花还将拓展低空公共服务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抢险、医疗救护、农业植保、航拍航测等方面的应用。
对低空经济迅速发展中的人才缺口,攀枝花已有准备——除了鼓励扶持相关培训机构外,攀枝花还鼓励当地职业学校开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无人机应用技术、航空摄影测量、低空物流、低空运动等低空经济专业群,覆盖低空经济上、中、下游领域的研发制造、飞行服务、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为地方培养更多适配人才。